鋼襯管道在焊接鋼制部分,焊縫會產生焊瘤等現象,焊瘤是正常焊縫外多余的焊著金屬。
平焊產生焊瘤原因:
在單面焊雙面成形的平焊中,根焊焊接時,由于熔池溫度過高而燒穿,使熔化鐵水下墜在焊縫背面而產生焊瘤。這種焊瘤對長輸管道的通球掃線工序危害大,甚至造成卡球現象。解決對策:控制熔池溫度不要過高,選擇適當焊接電流。當發現熔池水平位置突然下降,表示已燒穿,此時應立即滅弧。有經驗的焊工能在熔池即將下降前的時刻,發現馬上要燒穿出焊瘤而采取滅弧。這個時刻的重要標志,就是此時熔池向外噴射小火星較多。
立焊產生焊瘤原因:
在立焊操作過程中,焊縫的背面和正面都易產生焊瘤。背面焊瘤主要由于熔池溫度過高,焊接時焊條伸入過深,熔化金屬流向背面過多所致;正面和背面焊瘤除熔池溫度過高引起外,焊條角度不當和運條速度過慢也是造成焊瘤的主要原因。解決對策:選用合適的焊接規范,焊縫間隙不宜偏大,焊接電流比平時稍小8%至10%;嚴格控制熔池溫度,必要時可采用挑弧、滅弧來降溫;嚴格控制熔池形狀,以縱向橢圓形為好。要實現這種熔池形狀,在運條時采用左右擺動,兩邊稍慢、中間快些,在熔池溫度較高時,熔池下部出現"小鼓肚",可利用左右斜拉式運條方式,降低熔池溫度。
仰焊產生焊瘤原因:
仰焊部位的焊瘤均產生在正面。這是因為,焊接電流較大,焊條在坡口邊緣兩側的運條速度太快,而在中間較慢,并且運條幅度較小時,使中間的熔化金屬溫度過高,降低熔池結晶速度,由自重引起鐵水下墜而產生焊瘤;焊接電弧過長,使焊件溫度升高亦促使焊瘤的形成。解決對策:嚴格控制熔池溫度,選用較平焊小10%~15%的電流;焊條左右擺動應中間走快些,兩邊稍慢些,在兩側邊緣并有稍停留的時間;在進行根焊時,要注意熔池溫度,密切關注熔池形狀,如有下墜跡象應立即滅弧。讓熔池溫度下降后再引弧焊接。通過采取上述措施,可以控制焊瘤的產生。